当阿格里奇遇见傅聪丨“她清澈见底,他明白已经爱上了她!”
在玛塔的演奏中,
他似乎听到了宇宙的脉搏在跳动。
她不是“弹”巴赫,她是让太阳在世界上升起。
在傅聪眼里,她清澈见底,
面对她,就像阅读一本打开的书。
当阿格里奇遇见傅聪
1963年错过的与霍洛维茨相见的相会,让玛塔·阿格里奇(Martha Argerich,1941年6月5日-)觉得她继续住在美洲大陆显得很荒谬。尽管如此,她仍在那儿待了整整一年,并认识了很多新朋友,尤其是优秀钢琴家傅聪。
傅聪1934年生于上海,多年来生活在伦敦。他1955年在肖邦大赛上荣获第三名,并得到了珍贵的最佳玛祖卡演奏奖。那时他刚刚从中国出来,连玛祖卡舞曲神秘的节奏也没学习过!真是一个奇迹!要知道,对那些专家们来说,玛祖卡舞曲就有点像耶稣在最后的晚餐上用过的那个圣杯。很少钢琴家能够掌握这种音乐的秘密,而肖邦的整个灵魂都在这儿!大家都说,只有从小沉浸在传统民歌中的、土生土长的波兰人才有理解并应用自如的运气。而傅聪却什么都不知道。
“是我跟中国古典诗词的密切关系,给了我一把金钥匙,帮助我打开深藏在所有玛祖卡舞曲中的肖邦艺术。”他这样解释道。
傅聪的父亲傅雷是法国文学、特别是巴尔扎克的伟大翻译家。作家戴思杰在他的小说《巴尔扎克与小裁缝》中纪念了他。在文化大革命时期,傅雷是红卫兵重点关注的对象之一:因为他不仅是知识分子,而且有一个儿子在国外。他没法再继续活下去,便跟他的妻子一起,躺在床上,打开了煤气阀门(注:傅雷夫妇应该是自缢身亡,作者根据的资料为讹传)。不是因为他不能忍受各种耻辱和威胁,而是他深深地爱他的祖国,一点儿不明白为什么给他强加了那么多罪名。今天,傅聪在伦敦和意大利卡德纳比亚基金会教琴,他对莫扎特的深刻理解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。他对学生一再强调,莫扎特的《b小调慢板》(K. 540)的结尾部分不能减速。“这个天国之音没有开头,也没有结尾,它从来就在那儿、永远都在那儿。标上‘减慢’表示将要结束,就把它的意义缩小了。”他还嘱咐学生弹奏巴赫或者斯卡拉蒂时,不要模仿古钢琴,不要轻易听从当今对巴洛克音乐的各种条条框框的时髦看法。
“伟大的艺术是没有时间性的,伟大的风格总是隐藏着的。”他谆谆教诲道,“标榜的风格肯定是不好的。古人不喜欢太矫揉造作。我们常常当作风格的东西,实际上只是一种时髦!”
1963年,傅聪要在美国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巡回演出。第一场音乐会之前,他打算借用一个朋友的琴来练习,玛塔正好住在这个朋友家。“你跟她商量商量吧,我想她不常常用琴。”这个朋友对傅聪说。傅聪完全可以到施坦威琴店去练习他的演出曲目,施坦威常常给外地的音乐家提供这个便利,可是傅聪很想认识这个众说纷纭的钢琴名家。他上午打了个电话,没有人接。他下午又打,那边一个含糊不清的声音说:“您想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。”第二天早上,傅聪去了,门没锁,轻轻一推就开了。一张留言表示欢迎他。他练了四个小时, 一点儿也没打扰女主人深深的睡眠。“下午两点,我看到一大卷头发从客厅的门边冒出来,一个童声轻轻说‘您好’,是她。”
两个钢琴家开始聊起来。到了他们想知道时间的时候,夜色已经降临曼哈顿了。他们到一个叫“扎巴儿”的小店买了点吃的,玛塔常常到这个甜点店买吃的,然后在电视机前狼吞虎咽。她一直都很喜欢看电视,她对一切都感兴趣,医学节目或者文艺表演。如果科学专栏讨论精子的路线,她第二天可以就这个专题讲上好几个小时,并添油加醋。当然,她也去看电影、听演讲,可是她最喜欢的是那些最愚蠢的情感肥皂剧。面对这些背叛与妒忌纵横交错同时又平淡无奇的故事,她看得专心致志,一动不动,就好像一个小动物面对一条眼镜蛇。
傅聪和玛塔很快就成为知心朋友。有一段时间,她完全让癌症问题缠住了,阅读了报刊上所有关于癌症的文章。一个小包包、一处小疼痛都会让她惊慌不已。可是,她并不因此而想到应该减少她那惊人的烟量。傅聪很惊讶自己会跟玛塔那么心心相印,别人都说她野气十足、不易接近、任性;在傅聪眼里,她清澈见底,面对她,就像阅读一本打开的书。他觉得玛塔十分迷人,他从来没遇见过一个这么直爽、对别人这么好奇的人。他很欣赏她的谦虚、毫无虚荣心和使人神魂颠倒的幽默。清晨离开她、让她去睡觉的时候,他明白他已经爱上了她。玛塔来听他的音乐会;他的巡回演出结束以后,他们一有可能就见面。她对他吐露演奏莫扎特的忧虑。
可是,有一天,闹着玩似的,她弹奏《费加罗的婚礼》中的一个小段,弹得那么精彩、那么纯真,傅聪深受震撼。而且,她仍然不练琴。一切就好像是对上辈子、对永远逝去了的时光的回忆。这使傅聪百思不得其解,因为在玛塔的演奏中,他似乎听到了宇宙的脉搏在跳动。她不是“弹”巴赫,她是让太阳在世界上升起。这种光明,照亮了一切,却让她变得盲目,烧毁了她的手指。她痛苦的灵魂和脆弱的神经形成了一个日食,日食的昏暗让她有了一种安全感。
*本文转载自《童子与魔法 钢琴女王玛塔·阿格里奇传》,奥利维耶·贝拉米著;往期古典入门:1、作家黑塞谈古典音乐丨“古典音乐意味着对人类之悲剧的认知,对人类智慧、勇敢、乐观的赞同肯定!” 2、新学期要到了,你会选修一门古典音乐课吗?来看一门古典音乐课的开场白!3、林耀基弟子陈曦:音乐是与自己的对话丨伟大的音乐家作品表达的是思想,思想不是用来学习的,而是用来感受的;4、极简主义者的古典音乐课丨如何欣赏钢琴音乐丨听熟了,音乐的味道才会出来;5、多少忧伤的时刻,音乐安慰了我生命的痛苦丨霍特、迪斯考、王传越演唱舒伯特《致音乐》;6、你还记得初遇古典音乐的那个属于生命个体的人生时刻吗? 7、古典音乐真正的职责是什么?找到自我!黑塞《德米安》摘录;8、木心谈古典音乐丨“艺术是光明磊落的隐私。” 9、木心谈艺录丨“谈贝多芬、谈肖邦,最大的难事”是什么? 10、《命运》给我力量丨指挥家郑小瑛谈音乐与人生丨她说“癌症并不那么可怕!‘既来之,则对付之,不怕它,不念叨它’,它就会怕你!” 11、周小燕先生谈《蓝色多瑙河》丨喜欢古典音乐如何登堂入室? 12、《康康舞曲》告诉你,听音乐能听懂什么!13、只要你能被音乐感动就什么都好办了!14、没听过阿尔比诺尼《柔板》,不足以理解美丽与哀愁;15、比阿尔比诺尼更伤情的是巴伯的《柔板》丨音乐哲人巴伯在追问什么?16、三部《命运》交响曲,三种生活态度丨聆听贝多芬、柴可夫斯基、马勒的《第五交响曲》!17、古典音乐,不懂?他们说“没关系”!18、那个长得像爱因斯坦的格里格丨“你不能说他的音乐是挪威的!” 19、“我需要370年去学所有我想学的曲目”丨钢琴家们的“音乐时间观”;20、他们没有办法彼此交流,他们唯一的交流方式就是爵士丨朱塞佩·诺瓦的爵士长笛;21、“有人说大提琴的旋律是灵魂的吟唱”丨柏林爱乐十二把大提琴音乐会;22、帕格尼尼与李斯特的《钟》丨“音乐通过与诗的艺术,它可以使艺术得到更自由的发挥和更符合时代精神!”